滁州市大力做好新时代烈士褒扬工作
“皖东大地,英雄辈出,前赴后继,血沃江淮。无数先烈以热血生命,谱写英雄壮歌动人诗篇。先烈们在战场上,英勇无畏,冲锋陷阵;在监牢中,经受严刑拷打,坚贞不屈;在屠刀面前,大义凛然,视死如归;在保卫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时,挺身而出,舍生忘死;他们是人民的英雄,滁州的骄傲。”
这是镜园红源广场烈士纪念碑上的一段碑文。滁州是革命圣地,1939年12月至1940年2月,中共中央中原局三次会议,为华中抗日根据地发展和新四军壮大奠定了坚实基础。龙岗抗大八分校、九分校,是培养抗日精英的红色摇篮。半塔保卫战是新四军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,为发展和巩固华中抗日根据地作出了重要贡献。藕塘成为全国十九块抗日民主革命根据地之一。在这片红色土地上,现有11万名退役军人,3.5万名重点优抚对象,实兵驻扎和演训部队全省最多。
近年来,滁州市不断强化烈士纪念设施保护,深入挖掘红色资源,拓展纪念服务内容,加大红色基因传承,全力做好新时代烈士褒扬纪念工作,大力营造崇尚英烈、缅怀英烈、学习英烈、捍卫英烈、关爱烈属的浓厚氛围。
加大设施保护力度
2021年8月份,来安县在全省率先成立县级烈士纪念设施保护中心,按照“全省首家、全省第一”的标准,探索制定了一套县级烈保中心运行管理、工作机制、作用发挥的制度规范,建立县、乡、村三级服务保障体系上下联动工作机制。随后,南谯区也成立了烈士纪念设施保护中心,对烈士纪念设施进行规范化管理。琅琊区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打造“红船纪念馆”“长征纪念馆”“西北坡纪念馆”“延安纪念馆”等10个红色主题教育馆,探索建设红色教育新阵地。
“即使不在单位,通过手机APP也可以实时查看情况,发现问题可以立即安排人员处理。”来安县退役军人事务局负责人介绍道。
来安县以皖东烈士陵园为中心,建设了一套辐射全县12个乡镇56个零散烈士纪念设施的24小时监控网络。推进乡镇零散烈士纪念设施监控全覆盖,构建实时监控、远程调度、全景展现、安防一体的管理体系。
24小时实时管护只是滁州市烈士纪念保护的一个缩影。今年以来,滁州市实施烈士纪念设施提质修缮工程,组织开展县级及以下烈士纪念设施管理保护专项行动,投入资金129万元,核查县级及以下烈士纪念设施672个。积极探索“1+N”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工作,形成一套县级烈保中心运行机制、一套完整数据档案、一套监控网络系统、一幅红色地图、一个线上互动产品、一批烈士纪念设施保护项目、一支革命先烈红色文化讲解队伍、一系列红色宣传教育活动“八个一”烈士褒扬工作新模式。
开展英烈纪念活动
每年组织开展清明线上线下祭先烈、“9∙30”烈士纪念日向烈士敬献花篮等活动。开发文明祭扫微信小程序,通过“鞠躬”“献花”“敬酒”“上香”“敬献花圈”“留言”等网络方式,向烈士表达追思缅怀之情,完成网上祭扫67万余人次。
“阿姨,清明节要到了,我们正给您的父亲扫墓,您有什么想对父亲说的吗?”这是皖东烈士陵园工作人员给烈属发起的微信视频通话。
今年清明节前,滁州各地陵园持续开展“四个一”代祭扫活动,“为每座烈士墓擦拭一遍墓碑、敬献一束鲜花、拍一组照片、给烈属打一通电话”,弥补烈属无法亲自祭扫的遗憾。
向全市发出倡议书,倡议社会各界广泛开展志愿祭奠服务活动,开展“以我之笔,描您英名”“我想对您说”寄语、为英烈画像等活动。
滁州市南谯区举办皇甫烈士陵园义务讲解员培训班,邀请皖东烈士陵园资深讲解员吴晓燕作为授课人,为市实验小学、永乐小学、第六中学等10所中小学师生培养义务讲解员。
成立皇甫烈士陵园义务讲解团,面向中小学招募“红领巾讲解员”,以老师带学生的方式,在清明、建党、建军等重大节日,赴皇甫烈士陵园为参观者进行义务讲解300余场,惠及参观者6000余人次。
培育尊崇氛围
滁州市开展“青听兵语”“拾珠”“红色故事我来讲”“彪炳千秋——英烈故事我来讲”等活动,成立红色故事宣讲团,组建124支红色故事宣讲团,吸纳3579名退役军人担任红色讲解员,开展“六进”活动496场次,受众对象17200余人。
“定期补助发放名单上的老红军、老战士一年比一年少,经历过红色革命的人一个个离开了我们,他们的事迹大多还鲜为人知。”定远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启动“拾珠”志愿服务项目,走访该县现存68名农村籍复员军人(历经抗日、解放、抗美援朝战争的军人)、8位“两参”老兵。通过录音、录像、笔录等方式采集老兵口述资料、书信、照片、军物品等史料,整理并建立“口述战争老兵档案库”,拍摄现存老兵生活影像纪实,记录54位老兵战争经历,其中年龄最大的99岁。
“我们开展‘拾珠’志愿服务项目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希望大家认可尊重老兵,从而关注关爱老兵。”该县退役军人事务局“拾珠”志愿服务项目相关负责人说道。通过“拾珠”志愿服务,为34名失能、独居老兵购买了居家养老服务,为39名老兵提供医疗救助13万元,为12名老兵维修了住房。“拾珠”行动还为每一位受访老兵拍摄冲洗照片(个人照、全家福、遗照),连同纪录片、记录稿一起赠送给老兵做纪念。
关爱烈士家属
南谯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为重点优抚对象统一制作“优抚包”和按月发放《明白卡》,优抚包悬挂在家庭醒目位置,用于存放《明白卡》、家庭签约医生上门服务登记表、优抚对象健康档案、各类优抚政策宣传折页等退役军人资料。
退役军人抚恤资金打卡后10个工作日内,镇、村服务站和社区网格员上门为重点优抚对象送达《明白卡》,现场填写优抚金发放金额、发放卡号和发放时间。《明白卡》背面还印制了区镇村三级服务中心(站)负责人、家庭签约医生的姓名和联系电话,便于优抚对象随时咨询相关问题和反映困难。
针对重点优抚对象年龄偏大、慢性病较多的实际情况,南谯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主动与卫健委对接,为全区重点优抚对象全面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,在各级医疗机构设立退役军人服务专门窗口,开展医疗费用结算一卡通,精心编制优抚对象家庭医生中级服务包,服务包价值400元,优抚对象可以随时享受健康咨询、一年4次随访和免费送药、一年1次全面健康体检、减免首次住院门槛费500元的服务。共为2017名重点优抚对象进行了健康体检,为每个人提供健康评估报告,并建立《优抚对象健康档案》。
褒扬是为了更好地纪念,纪念是为了更好地传承。行远不忘来路,让每一位英烈都被铭记,让每一个事迹都放光彩,铭记革命先烈功勋,传承弘扬红色基因,将成为滁州市推动退役军人工作不断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。